《最长的一天》被誉为战争巨片,片中战斗场景却没有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资讯   2022-09-01 17:09:27    706

老周

摘要:六十年前上映的战争巨片《最长的一天》被誉为最经典的战争影片,不过大多数观众对这部影片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小人物和细节,是整部影片的三条主线有机地交融切换,来体现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为什么影片中的战斗场景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君事”被永久封冻,现已开新公众号“老周深度君事28”,敬请继续关注支持】

图20:《最长的一天》片头海报

【接上篇】

六十年前上映的战争巨片《最长的一天》被誉为最经典的战争影片,不过大多数观众对这部影片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小人物和细节,是整部影片的三条主线有机地交融切换,来体现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为什么影片中的战斗场景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虽然说这部影片的片长将近三个小时(178分钟),但是真正的战争篇幅并不太多,如果将所有战争场面的时间加在一起,也没有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这对于一部被誉为战争巨片的电影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最长的一天》并不是靠战斗场面来取胜,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述来表现战争。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最长的一天》中的战争场面:

第一段是英军霍华德突击队抢占奥恩河大桥。片中英军突击队搭乘滑翔机降落,官兵们跳出机舱,立即向守桥的德军发起攻击,用冲锋枪和手榴弹迅速消灭了德军,同时几名士兵从桥梁下方双手吊挂着前行,将德军事先布置在桥下的爆炸物拆除。只经过短暂战斗英军就完整夺取了桥梁,但夺取桥梁仅仅只是第一步,霍华德突击队最重要的任务是守住这座桥梁并坚持到从海滩登陆的主力部队赶到。因为这座桥梁是登陆部队向纵深推进的咽喉要道,所以才派突击队在登陆开始之前就以突袭手段抢占,否则一旦德军炸毁了大桥,登陆部队就将难以跨越奥恩河的阻碍向内陆进军。

图21:理查德·托德在片中饰演霍华德少校,他曾经是英军第6空降师第5伞兵旅第7团的上尉,参加了在诺曼底的空降行动

历史上,霍华德少校率领的突击队,是以霍华德少校担任连长的牛津郡及白金汉郡轻步兵团2营D连为基干,加强了从全团范围里挑选出的战斗骨干和皇家工兵部队的志愿者,总共180人。他们的任务是夺取奥恩河和卡昂运河上位于朗维尔村和贝诺维尔村的两座桥梁,并坚守到登陆部队赶到。

1号机在飞行员吉姆·沃尔沃克中士和约翰·安斯沃恩中士驾驶下非常准确地降落在距离预定着陆点仅几米的地方——这次着陆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精准的滑翔机着陆”,尽管着陆地点距离大桥只有50米,滑翔机落地时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间更是非常明显,但是就在桥头站岗的德军哨兵却以为是空袭的盟军轰炸机被击落坠毁的声音,根本没有想到是英军滑翔机落地,所以霍华德的突击队依然拥有出其不意的突然性优势。确实和影片中的情况一样,英军突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取了两座桥梁。随后他们击退了试图夺回桥梁的德军,成功地坚持到登陆部队赶到。

战后,法国为了纪念霍华德突击队的这次传奇般的袭击,将这两座大桥分别改名“飞马桥”和“霍沙桥”,飞马是英军滑翔机部队的臂章图案,而霍沙就是运送突击队的霍沙滑翔机。

图22:今天已经更名为飞马桥的贝诺维尔村桥,对于诺曼底登陆至关重要

第二段战斗是美军第82空降师在圣梅利-埃格利斯镇的空降。这可以说是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战斗场景,包括影片中也有美军军官提到,505团2营F连降落在镇中心,结果遭到了近乎屠杀的结局,全军覆没。

当时镇中心广场边上的一幢建筑被盟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击中,燃起大火,所以雷诺镇长请求德军取消宵禁,敲响了镇上著名的哥特式教堂(这也是圣梅利-埃格利斯镇的地标性建筑)的大钟,组织几百个居民灭火。就在这时,大批盟军运输机低低飞过,接着二十多名伞兵就冲着镇中心广场落了下来,由于火光熊熊,在夜空中徐徐下降的伞兵无所遁形十分显眼,正在广场上监视居民灭火的德军士兵立即开火。德军认为广场是盟军伞兵空降的中心区域,因此镇上其他地方的德军都纷纷赶来增援。广场上的居民都以为自己身处一场激烈战斗的中心点,无不惊恐万分。其实德军也非常紧张,所以几乎是朝着空中疯狂射击,不少伞兵还在空中就已经被打成了筛子,有的刚落地就被密集的子弹打倒,还有一两个伞兵直接落进了起火的建筑里,身上携带的弹药立即被引爆……

影片中这一幕气氛十分悲壮,但是这却和真实的历史不符。实际上落到圣梅利-埃格利斯镇的是505团2营E连和508团的一些偏离了预定着陆点的零散伞兵,总共大约30人,而落到镇中心广场的也就20人左右,最后伤亡也不过只有区区12人。

505团3营营长克劳斯中校在镇子外面集合起150名伞兵,找到1名法国当地人当向导,这个法国人告诉克劳斯,由于之前广场上的战斗,镇上的德军余悸未消,大部分都撤到了小镇南面的树林里,现在镇上只剩下40名德军。于是克劳斯指挥部队采取偷袭战术,偷偷摸进小镇,击毙10名德军,俘虏30名,一举占领圣梅利-埃格利斯镇。随后克劳斯在镇政府大楼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这面星条旗可不简单,就是一年前505团攻入意大利那不勒斯后升起的那面国旗,这也是美军在法国城镇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图23:片中美军伞兵的尸体被挂在电线杠上

第三段战斗场景就是登陆海滩了。有“奥马哈”海滩上的盟军被德军火力压制在海滩上,伤亡惨重;也有“犹他”海滩的盟军顺利上陆。在这个战斗场景中,主要是攻占“奥马哈”海滩的制高点奥克角。影片中,美军用迫击炮将带绳索的钢制抓钩抛射上悬崖,利用抓钩钩住铁丝网或者石块缝隙,然后抓住绳索开始攀爬,最后攀上悬崖,消灭了悬崖上的德军。

历史上德军在海拔约40米的奥克角上部署的155毫米岸炮能够对“奥马哈”沿海活动的盟军战舰构成极大威胁,所以盟军早在几个星期前就不断派出轰炸机进行轰炸,到6月6日美国海军的“德克萨斯”号战列舰专门被派来用356毫米主炮轰击奥克角,在这个岸炮阵地上盟军累计投射了1万吨弹药都没有将其摧毁!

因此美军派出游骑兵第2突击营负责攻占奥克角,来拔除这根钉子。由于不少登陆艇都偏离了预定位置,所以实际在奥克角登陆的还不到200人,幸运的是第2营营长拉德中校就在这200人中,所以他迅速组织部队开始进攻。配合他们的4辆两栖坦克,1辆沉入海里,3辆虽然开上了海滩,但因为卵石堤岸上都是湿滑的黏土无法翻越,所以只能靠游骑兵自己了,游骑兵利用伸缩梯还有秘密武器——由迫击炮发射的带绳索的钢制抓钩,不过由于绳索被海水浸湿而增加了重量,不少带绳抓钩都没能钩住悬崖顶上的泥土,好在总算还有几根成功了,游骑兵抓着绳子开始攀登,奥克角上的德军发现了开始向悬崖下开枪、投掷手榴弹,悬崖下的游骑兵立即用猛烈火力还击,压制住了德军,掩护攀登的战友顺利爬到了山顶,经过短暂的战斗,游骑兵占领了奥克角。不过他们在有混凝土工事保护的火炮掩体里发现根本就没有岸炮,只有四根涂了黑漆的电线杆!但是炮台里的迹象显示,这些155毫米的重炮显然是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下刚刚转移的,随后游骑兵经过搜索,终于在250米外发现了已经做好射击准备的4门155毫米岸炮,立即用铝热剂手榴弹将这4门岸炮全部破坏,并引爆了所有炮弹——这时是9时,第2突击营胜利完成了任务!

图24:片中美军士兵攀上奥克角

图25:历史照片,美军游骑兵正在攀登奥克角,左下角就是钢制抓钩

影片基本还原了游骑兵第2突击营攻占奥克角的战斗,接着介绍一下游骑兵,这是美军历史最悠久的特种部队,在诺曼底登陆时,现在赫赫有名的绿色贝雷帽和三角洲部队都还没有诞生。

游骑兵(Ranger),也被译作别动队或突击队。因为游骑兵的制服是黑色贝雷帽,所以也被称为“黑色贝雷帽”,以便和美军的另一支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相区别。

游骑兵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670年美洲殖民地时期,英军就用“Rangers”来称呼负责巡逻、侦察和提供早期预警的轻骑兵小分队。

1756年,美军成立了第一支正规的游骑兵部队,罗伯特·罗杰斯少校将9个连的游骑兵整合在一起,广泛运用游击和侦察战术深入敌后活动。罗杰斯少校创立的19项游骑兵军规和头戴黑色贝雷帽一直延续到现在。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各地的大陆军纷纷成立游骑兵部队,并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因此美国独立后陆军就保留了12个连的游骑兵部队,但后来都陆续裁撤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卢西安·特鲁斯科特少将决定成立一支能和英军“哥曼德”突击队并肩作战的特种部队,为了突出美国特色而取名“游骑兵”。1942年6月,第1游骑兵营正式成立,并在一个月后派出49名官兵参与迪厄普之战。由此游骑兵成为在战争中第一支与德军交手的美军部队。

此后在北非战场,游骑兵在德军敌后表现活跃,取得了一系列战果,因此赢得了美军高层的充分肯定,迅速扩编到6个营。扩编后的游骑兵在意大利战场、印缅战场都有不俗表现。

1944年6月,游骑兵第2、第5营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游骑兵的英勇善战给第29师副师长科塔准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一句“游骑兵,开路先锋!”(Rangers,lead the way)由此成为游骑兵的座右铭。

图26:美军游骑兵部队的标志

另一部经典战争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约翰·米勒上尉所在部队就是游骑兵第2突击营C连,该连编制70人,在诺曼底战役中伤亡高达58人,伤亡率超过了8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个游骑兵营相继被撤编。只有在印缅战区的第5307混合支队被保留下来,于1954年改编为第75步兵团。

朝鲜战争时,美军重新恢复了游骑兵,但和二战时期有很大不同,以编制为112人的游骑兵连,配属给各步兵师,承担侦察、突击等非常规作战任务。朝鲜战争结束,游骑兵再次裁撤。

1969年,来自9个步兵师的侦察连和第75步兵团合编,重新成立游骑兵部队。由于在越南战争中表现非常出色,美军于1974年成立了常设的游骑兵部队——第75游骑兵团,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

第75游骑兵团编制人数2300人,下辖3个营,团部和3营驻佐治亚州本宁堡,1营驻佐治亚州斯图尔堡,2营驻华盛顿州路易斯堡。3个营轮流担任游骑兵执勤部队,能够在接到命令后18小时里部署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第75游骑兵团成立后,先后参与过1980年营救伊朗大使馆人质的“沙漠1号”行动、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1984年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3年索马里维和行动。

1993年索马里维和行动正是电影《黑鹰坠落》的原型。虽然在这次行动中,游骑兵3营B连蒙受了16人阵亡,74人负伤,1人失踪和1人被俘的惨重损失,但游骑兵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依然得到了高度赞扬。

图27:今天的游骑兵依然是美军的精锐部队

第四段战斗场景是法国突击队进攻小镇贝诺维尔。从法军指挥官下令冲锋,突击队员沿着码头边的马路向前突进,一路冲到马路尽头,再冲过一座小铁桥,继续向镇子纵深推进时,被德军一处防御支撑点的猛烈火力压制,到法军指挥官只得下令暂停进攻就地隐蔽。这是一段整整两分多钟一气呵成的长镜头,非常经典。德军的这个防御支撑点是利用一幢三层旅馆大楼改建,楼顶上布置了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在底楼接近地面的位置,是一个隐蔽的炮位,布置了一门火炮,从炮口样式、炮身形状来看,应该是75毫米Pak40反坦克炮。法军用美制“巴祖卡”火箭炮和德军或火炮对轰,由于德军炮位非常隐蔽,只力露出一条射击孔,所以很难准确摧毁。于是法军指挥官只得冒着德军火力,冲过小铁桥——结果铁桥被德军火炮一炮炸断,指挥官拉着铁栏杆从半截铁桥上爬上岸,然后带来了一辆M4“谢尔曼”坦克,一炮将德军炮位上方建筑轰塌堵住了射击孔,再一炮轰掉了楼顶上的火力点,法军士兵立即呐喊着冲了出来,德军只得打出了白旗。

历史上诺曼底登陆战中确实有一支法军突击队——法国海军第1燧发枪突击连,隶属于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第1突击大队。1940年英国组建了世界最早的现代特种部队“哥曼德”部队,随后这支部队对欧洲德国占领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突击行动。法国海军的菲利普·科菲尔上尉对“哥曼德”部队非常推崇,他建议在自由法国军队中也组建一支类似的部队,并很快得到了批准。于是菲利普上尉(也就是影片中的那位法军指挥官)就在法军中招募了一批志愿者组建了法国海军突击队,接受英军“哥曼德”部队的训练,他们在训练中比英军更为严酷刻苦,所以在训练中出现过多次伤亡事故。而且在诺曼底登陆前,就曾经多次潜入法国大陆展开突击行动。在诺曼底登陆时,菲利普率领由177名法军突击队组成的第1燧发枪突击连随英军在“宝剑”海滩登陆,成为第一支从海上登上祖国土地的法军。

图28:法军突击队指挥官菲利普·科菲尔上尉

随后他们一路向内陆推进,正如影片中表现的那样,一举攻占了贝诺维尔镇。而这支177人的法军突击队在诺曼底战役第一天就付出了21人阵亡,95人负伤(其中53人重伤),菲利普上尉身先士卒两次负伤,伤亡率高达三分之二,其作战之勇敢,可见一斑。

英军“哥曼德”部队都戴着红色贝雷帽,但法军突击队为了和英军有所区别,所以戴的是绿色贝雷帽。虽然后来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就是以绿色贝雷帽而闻名天下,但是同样戴着绿色贝雷帽的法国海军突击队要比美军的绿色贝雷帽更早成立。在影片中就可以看到法军突击队都是戴的贝雷帽,只是因为黑白影片的缘故,无法看清是绿色。

如今这个连队已经发展成法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海军突击队中的休伯特突击队。在历次局部冲突与反恐行动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图29:法国海军突击队的军服,头上戴的就是绿色贝雷帽,请注意右上角自由法国的标志,带洛林十字架的红白蓝三色旗,洛林十字架就是在常见的十字架上再加一个小横杠,最早是圣女贞德的标志符号,后来逐渐成为不屈和自由的象征

最后一个战斗场景就是在“奥马哈”海滩,第29师副师长科塔准将激励士气,并重新组织工兵连续爆破炸开了路障,从而使得部队得以冲出海滩向内陆推进。

而这和真实历史差距比较大,历史上,科塔亲自指挥工兵用爆破筒炸毁了卵石堤岸前面的铁丝网,然后身先士卒率领部队翻越卵石堤岸,然后从后面开始攀爬峭壁,攻击峭壁上的德军,这才打开了冲出海滩的通道。不过,科塔准将所在的只是“奥马哈”海滩的一小段,“奥马哈”海滩最终能够反败为胜,主要是靠了美国海军,但在影片里没有丝毫体现。

图30:片中的美军第29师副师长科塔准将

游骑兵第2突击营端掉了奥克角的德军岸炮,盟军的海军战舰就能够毫无顾忌地靠近海岸进行舰炮支援。实际上早在游骑兵攻占奥克角之前,盟国海军战舰就已经主动开始用舰炮支援岸上部队了——看着岸上的登陆部队被德军猛烈火力死死压制在海滩上,寸步难行死伤枕藉,只有登陆艇上的20毫米炮能开火支援,但20毫米炮火力太弱根本无济于事,而海面上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都有威力强大的大口径舰炮,但因为盟军担心舰炮误伤登陆部队,严令在舰炮火力延伸之后,如果没有舰炮火力控制小组的指引是不准随意开炮的。可是眼看着登陆部队在德军火力下伤亡惨重,自己却不能开一炮,实在太憋屈了!

终于有战舰不顾命令主动开炮了,据考证第一个这样做的是“麦库克”号驱逐舰(USS McCook,舷号DD-252),舰长拉尔夫·雷米少校指挥“麦库克”号靠近海滩,将舷侧和海滩平行,以便充分发扬火力向德军的火炮 、机枪火力点和工事连连开炮,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在军舰里不算什么,但在陆地上就能算是重炮了。

有了“麦库克”号的榜样,“哈丁”号、“舒布利克”号、“卡密克”号、“弗兰克福特”号、“萨特利”号等驱逐舰都靠近海滩向岸上目标开火。驱逐舰在如此靠近海岸的距离,其实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搁浅(确实有几艘驱逐舰的龙骨擦到了海底,但损伤轻微),而且还有德军岸炮和水雷的威胁,但这些驱逐舰的主动行为,成了奥马哈海滩上登陆部队在最困难的时候唯一的火力支援。

看到这一幕,在“奥马哈”海面的舰炮火力支援大队司令布赖恩特少将通过舰船对讲系统呼叫所有驱逐舰“伙计们!靠上去干掉他们!”总共有11艘驱逐舰加入到抵近对岸射击的行列,他们的炮火打得德军鬼哭狼嚎,甚至有德军用旗语和灯光向驱逐舰发出投降信号。

图31:这张最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照片,就是奥马哈海滩

尽管没有舰炮火力控制小组的指引——这些控制小组有的阵亡,有的无线电损坏,都无法呼叫军舰,但驱逐舰对每一个发现的德军火力点猛烈开火,还把步兵发射曳光弹当作目标指引,步兵很快也心领神会开始用曳光弹来指引舰炮射击,达到了非常默契的海陆协同。

正如第1步兵师参谋长史密斯·梅森上校后来仔细视察了德军在“奥马哈”的防御工事,向美国陆军部报告“德军的防御工事可以说是坚不可摧的,确实德军也曾将我们陆军的进攻全部击退了。但是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无法抵御的,那就是我们的舰炮火力支援。假如没有舰炮火力支援,登陆肯定无法成功。”

随着消除了奥克角岸炮的威胁,不但驱逐舰,而且巡洋舰、战列舰都驶向“奥马哈”近海,在“喷火”战斗机的校射下以舰炮支援登陆部队。越来越精准而且猛烈的舰炮火力不但打破了德军的防御,而且大大振奋了海滩上登陆部队的士气,终于登陆部队打破了困境,冲出了海滩开始向内陆推进。

D日当天,美军在“奥马哈”海滩总共上陆3.4万人,伤亡2374人,伤亡率约为7%,是五个登陆海滩中伤亡最大的,超过了其它四个海滩伤亡的总和,不过在盟军高层预计的伤亡率要达到12%,如果事实如此的话,伤亡就更为骇人了。

图32:诺曼底美军阵亡将士公墓,安葬着9387名在诺曼底战役中阵亡的美军官兵,法国政府将这片70公顷的墓地赠送给美国,以感谢美国为解放法国付出的牺牲

而美军能扭转危局的最关键原因就是海军的舰炮支援,正如第5军军长杰罗在上岸后给布莱德雷发出的第一封电报:“感谢上帝为我们缔造了美国海军!”,要知道,美国陆军和海军矛盾很深,能得到陆军这样的评价,确实说明了海军在“奥马哈”海滩的巨大作用。

《最长的一天》中战斗场面算不上宏大,篇幅也不长,但还是比较真实还原了当时的战争,当然同样诺曼底登陆题材,1998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开头二十分钟“奥马哈”海滩的战斗场景,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的效果,都要更为逼真震撼,毕竟是在《最长的一天》三十多年后的作品,电影技术和表现手段已经有了巨大发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客观来说,《最长的一天》上映的1962年,这部战争大片,绝对算是登峰造极之作了,即便过去了六十年,依然还是经典,每次再刷,还是能够令人感动和震撼。

图33:《诺曼底登陆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登陆战》封面

图34:喜马拉雅网上《老周军事》专栏的“诺曼底登陆战”

最后也安利一下,如果对诺曼底登陆战役有兴趣,可以看看由老周编著,上海社学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登陆战》,京东、当当、社科出版社官网以及某宝网上的“知兵堂书店”均可订购。喜欢收听音频的朋友,可以在喜马拉雅网上搜索《老周军事》专栏的“诺曼底登陆战”,免费收听。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好看 (936)